江建平簡介
有色金屬冶煉高級工程師,曾在國有企業銅陵有色集團公司金昌冶煉廠(原銅陵二冶)工作18年,在銅陵二冶工作期間曾有過重大發現(見證書),獲得了地方政府的獎勵,期間先后發表論文七篇,其中《關于陽極爐改造規模選擇的粗淺看法》一文在安徽省重冶學術會上發布獲得二等獎。2004年辭職創辦安徽宏宇科技有限公司,2007年重組為安徽旭晶粉體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至今),2004年創辦公司后,先后獲得了5項制粉技術發明專利,13項實用新型發明專利,還有5項發明專利進入了實審階段。
安徽旭晶粉體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開發三元銅催化劑大致經歷了三個階段:
一)2018年3月一步法課題的選定啟動階段
二)與中科院過程所展開合作、產品定性階段
三)流化床試驗裝置上與市用國內外同類產品“PK”階段
2018年3月一步法課題的選定啟動階段
早在2011年,江建平創建的旭晶粉體和某公司是合作伙伴關系,某公司是旭晶粉體的下游客戶,江建平就對該公司的*總做出了不開發生產催化劑的承若,時至今日,對某公司*總當年做出的承若隨著*總的告老還鄉也該結束了,在這近十年的時間里,“某公司”技術在中國的大地上已經得到了發揚光大,受其影響,采用類似技術的三元銅催化劑的生產廠家已是11有其6,也就是11家中有6家采用了類似的技術,江建平不妄測他們技術的來源,否則江建平會遭到起到起訴追責,但有一點,江建平可以肯定,當時只要花一個10萬8萬的,在地下黑市上就能獲得這樣的技術買賣。正是由于這樣類似技術的存在,廠子多了加工費也從4萬降到了現在的2萬1至2萬7,甚至個別地方降到了1萬9,此時江建平也去弄一個這樣的廠?顯然不合適,于是江建平就思考:能不能利用江建平銅制造(冶煉)工藝和中頻爐制粉技術,別人要幾到工序才能生產出來的東西,江建平一步法完成,答案是肯定的,首先江建平想做的是純復合多元催化劑,再是三元銅催化劑,這要是在中頻爐中一步法實現了,生產效率不知會比市場上目前在用工藝,但江建平一個偶爾的機會結識了中科院過程所來銅陵推銷環保設備的張教授,希望得到教授的幫助破解課題,張教授意見江建平把問題帶到北京,或許得到更正確的答案。
待張教授從銅陵回到北京不到半月時間,江建平接到了一個來自北京的陌生電話,是過程所蘇教授打來的,教授聽了江建平的研究課題,反復斟酌,認為不可行,反過來向江建平推銷他們過程所的三元銅燒結生產技術,江建平認為,一,教授所說的技術包括現在市場上的傳統技術旭晶粉體科技一概不用,二邀請教授到公司當面了解,增進溝通。
時至7月,蘇發兵教授帶著他的得意們生劉合之博士來到了銅陵金橋工業園:
蘇教授來了,幾經坦誠的交流,蘇老師祥細聽了江建平的“理由”最終認為江建平的理由充分可行,是他意外的來銅收獲。但這也只是停留在理論的探討階段,有償合作協議江建平不能簽,江建平認為旭晶粉體是一企業,不是科研機構,希望蘇教授能夠開始試制產品,復合多元催化劑、三元銅催化劑,哪天認為旭晶粉體的產品具有了開發價值了再簽合作協議。
常言道,說事容易做事難,江建平在試制三元銅催化劑時遇到過一個大難題,中頻爐爐襯原來是做銅粉銅合金粉用的,做多元催化劑還好,做三元銅催化劑就不行了,三元銅是由銅、氧化亞銅、氧化銅組成的,內含氧高達10%,別說10%了,氧進去不一會,爐膽穿了,通了,漏銅了,為這做了大量的試驗,最后還是有一種耐火材料被江建平找到,產品有了,多次送往北京,終于有一天,蘇老師給江建平發來了喜訊:祝賀江總,您的試驗成了!在12月11號,在當地科技局、地方政府以及過程所的領導見證下,安徽旭晶粉體科技與中國科學院工程研究所簽約了:
自簽約后,旭晶公司合過程所快馬加鞭:不斷的生產、不斷的測試、不斷的完善,截止到2019年3月底,相繼真正走完了科研部門那套嚴謹程序,從小試中試到大樣再到工業化生產,在固定床上測試評價數據顯示,同等條件下,達到d或超過了市用同類三元銅催化劑的水平。
旭晶粉體科技簡介:
旭晶粉體科技從事有色金屬粉體新材料、銅基催化劑的研發與生產,系安徽省“高新技術企業”,擁有發明專利5項,實用新型專利13項。公司擁有年產各類有色金屬粉體材料2000噸的規模。公司自主研發成功的3D打印銅粉、球形銅及球形銅合金粉,屬國內首創。現與中國科學院過程研究所合作研發,首創成功高效復合銅基催化劑一步法制備技術,催化劑性能居國內外先進水平!
旭晶粉體科技主營產品為各類銅粉、銅合金粉、銅基催化劑,包括各類球形銅及銅合金粉、鋁青銅粉、6733銅錫粉、10&20&30黃銅粉;8磷銅粉、13磷銅粉、銅鎳合金粉、663&660青銅粉、銅錫10粉、37錫鉛合金粉、低松比純銅粉、表面改性純銅粉等產品,品質均達國際同類產品先進水平。旭晶粉體科技擁有進出口自營權,產品供應國內市場并遠銷美國、德國、意大利、澳大利亞、日本、韓國、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